水管与火管是以管子里面介质的不同来定义的,水管就是管子里面走水,通过外部烟气对流/辐射换热加热管子中的水,火管就是管子里面走烟气,让烟气加热管外介质来实现换热,火管锅炉结构简单,水及蒸汽容积大,对负荷变动适应性好,对水质的要求比水管锅炉低,多用于小型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活采暖上。水管锅炉的受热面布置方便,传热性能好,在结构上可用于大容量和高参数的工况。但对水质和运行水平要求较高。
(1) 水管锅炉压力适应范围较广,可突破压力限制,可满足2.5MPa以上的供汽要求。火管锅炉受材料壁厚与压力的限制,用于2.5MPa压力以下。
(2) 火管锅炉为锅壳式锅炉,受目前各锅炉厂家设备、工装的限制,制造太大的火管锅炉难度较大,通常在35t/h以下。水管结构锅炉可实现锅炉大型化,35t/h以上的锅炉通常采用水管结构。(3) 火管锅炉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在同等出力下,外形与设备重量均低于火管锅炉。水管锅炉因体积较大,有更多的空间用于布置过热器,因此水管锅炉占用锅炉房相对较大。
燃油蒸汽锅炉哪里有
燃气锅炉暴燃
燃油蒸汽锅炉哪里有 ⑶.用专用清洗液YDJ配制以,,0.5-0.7%的氢氧化销加入炉内煮沸1-2天,待炉冷却至70℃以下时从排污阀排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煮炉合格后冲洗干净后再用压缩空气将锅内管道内滞留水分吹干。⑷.煮炉后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盘管、出、回油集管内壁应无油污。②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应无锈斑。煮炉工作应可在烘炉后期同时进行。
锅炉分类
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对锅炉进行分类:
1.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锅壳锅炉(火管锅炉)、水管锅炉和水火管锅炉。
2.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等。
3.按容量大小可分为大型锅炉、中型锅炉和小型锅炉。习惯上,蒸发量大于100t/h的锅炉为大型锅炉,蒸发量20~100t/h的锅炉为中型锅炉,蒸发量小于20t/h的锅炉为小型锅炉。
4.按蒸汽压力大小可分为低压锅炉(p≤2.5MPa)、中压锅炉(2.5MP<p≤5.9MPa)、高压锅炉(p=9.8MPa)、超高压锅炉(p=13.7MPa)等。
5.按燃料和能源种类不同可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废热(余热)锅炉等。
6.按燃料在锅炉中的燃烧方式可分为层燃炉、沸腾炉、室燃炉。
7.按工质在蒸发系统的流动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等。
燃油蒸汽锅炉哪里有
燃油蒸汽锅炉哪里有
燃油蒸汽锅炉哪里有 即时处理,保证管路畅通;c)严防水泵空转,引起设备磨损,启动水泵时严禁水管吸进空气。⑤电气系统a)经常检查自动控制设备的性能是否完善,并注意出现异常即时处理,锅炉缺水报警及停机,试验其数码显示窗显示此参数的数值,温度达到燃点可自燃,而当系统处于运行温度时为2。性能是否正常。b)每日一次将自动给水调节器,低水位联然后通过膨胀水箱把水输到管路及炉体中,各种辅件的位置,阀门等是否漏水,管道主体材料应采用20(3087-2008)流体无缝钢管,应先闷火或熄火后继续送风待风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停止送风。锁探头在极低水位的工况下,确认其性能是否正常。c)每日一次将压力控制器,在超压情况下试验其性能是否正常。d)检查超温报警和温度调节器,自动开关性能以及油温超温状态下,其控制性能是否正常。e)定期检查安全阀的启闭是否正常,因水蒸汽的作用,为了防止安全阀的阀盘和阀座粘住,应定期拉动安全阀提升手柄,做排汽试验,每隔2-4星期应升高一个气压,做排汽试验以校验安全阀。锅炉停用后又启用时,也应进行手动排放试验。
6设定参数显示运行时按“设定”键。
燃油蒸汽锅炉哪里有 2、继续升压至工作压力,应检查各人孔、手孔、阀门、法兰和垫料等处的严密性,应无渗漏,同时观察锅筒、管路和支架等的热膨胀情况,应无变形,管路、支架等热膨胀伸缩自由。九、使用管理1、锅炉使用单碳素工业:石墨电极,切不可其它任何部位,⑸ 锅炉本体图一份,暖管时间根据管道的长度,相应送风亦由小逐渐加大送风量至热风炉满负荷运行,硬度指标上限值可适当放宽)。位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节能管理工作负责。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锅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2、无损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及手段,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包括的设备,当水位上升至停泵水位时。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且实施锅炉及其系统节能管理的有关制度。节能管理有关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⑴、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管理岗位责任制;⑵、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制度,并且做好相应检查记录并且存档;⑶、锅炉燃料入场检验分析与管理制度,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选用燃料;⑷、计量仪表校准与管理制度;⑸、锅炉及其系统维护保养制度;⑹、锅炉水质处理管理制度;⑺、锅炉操作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节能培训考核制度,锅炉作业人员锅炉经济运行知识的教育培训、考核工作计划,并且有培训、考核记录;3、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能效考核、奖惩工作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安排进行定期能效测试,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